熊建生 程仕波 :“有道”与“无声”的逻辑进路

“立德树人”关乎高校的安身立命之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1] 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追求与愿望图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要求。以此为摹本来绘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道”与“无声”的逻辑进路、思维导图与发展蓝图,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有一些助益。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道”的价值意蕴

立德树人“有道”的“道”意指道路、道理与道法,三者辩证统一于一体,但三者所侧重强调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分别强调鲜明的导向性、科学的真理性与实践的有效性。立德树人“有道”的逻辑进路为“问道—循道—铸道”,三个环节层层递进,首尾相连,辩证统一。

(一)问道:坚定正确的道路

政治性、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政治内容是其核心,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其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彰显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题中之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道路问题实质上是坚持什么样的主义、接受谁的主导与围绕怎样的教育主题三个方面的立场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主义、主导与主题的问题。正确的道路蕴含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合理的价值取向与鲜明的教育倾向三个层次的内容,这三个层次的内容联系紧密、互相影响与相偎相依,虽关涉的内容向度有所不同,但都共同遵循坚定正确道路的价值归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南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前进方向。“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是两个关键词,两者是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必然性与科学真理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仅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与党情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成功的”[4]。没有选对方向就容易南辕北辙,同样,若没有有力的领导以凝心聚力、协调组织与担当负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难以同心同力、同向同力与协同发力,就会像“开花的麻绳,力不能往一处使”。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5],发挥“向心棒”作用与“核心主体”作用。坚定正确的道路最终是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与完成的,“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与“黏合剂”,它是高校立身之本,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主题,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齐头并重,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己首先要接受教育,要求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循道:坚信通透的道理

此处的“道”意指规律、真理与科学,蕴涵客观性、可靠性、合理性。循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自觉遵循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客观规律,并积极吸收各种科学真理性的知识,促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实践行为。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循道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真理性与有效性的存在,事关立德树人的成败。循道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指南是其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事实真理、逻辑真理与价值真理的辩证统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7]。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逻辑力量与实践力量探寻立德树人的真理与规律,特别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即以真理探寻真理,用规律发现规律,借科学发现科学。遵循与立德树人密切相关的三大规律是其核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8]。这三大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缺一不可,三者的关系犹如鸟与两翼、车与两轮,需要一体前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主体”,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是两翼,三者必须同时兼顾,协同并进。最后,自觉收纳古今中外各种有益的知识是其重要保障。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认识与检验,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且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要求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成果中汲取养料与发展的动力,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铸道:坚守有效的道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旗帜鲜明地彰显意识形态立场,即问道;亮明路在何方,同时自觉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规律,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真理性,即循道。按规律把路走好走稳,两者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然而,究立德树人“有道”之根本,铸道应是其价值归旨,即构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与机制体系,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具有彻底的实践性、较好的可操作性、良好的实效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实践行为。铸道是立德树人“有道”的最后一环,其最终能否顺利实现与前面两个环节的成败密切关联,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与自觉遵循立德树人的规律,才能铸好道、取真经与结善果。铸道最核心的要义就是形成一套有据可循、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方法,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与开花结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紧紧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与以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三个主题,针对如何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如何加强对课堂教学与校园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组织育人、科研育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等方面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并形成一批拿得出手、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所铸之道若只发芽不开花、只开花不结果都是不行的,结果才能真正体现有道,为此,实效性是对铸道的根本要求。那么,我们应如何评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呢?实践性、人民性、历史性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根本尺度,三者面向现实效果、价值契合与时空境遇三个向度。实践检验意指以社会实践为根本标准,把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运用至现实的立德树人的实践中,根据实践的结果检验其是否与客观实际一致、是否客观反映现实与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评判其是否具有有效性。人民检验意指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归旨,把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通过审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属性与取向以检验其有效性。历史检验,就是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有效性,即其有效性必须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声”的价值意蕴

“春风化雨无声”中的“无声”包含沉潜、浸润与融通三层意味,沉潜意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潜隐,浸润意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精细精致精微,融通意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融合与境界的追求,三者动静相宜、体魂互通。

(一)沉潜:隐而不显,内蕴刚强

沉潜意指隐而不显,内蕴刚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沉潜”,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工作内容沉藏于鲜活的生活、潜隐于磅礴的文化与涵容于复杂的情境等载体之中,对广大师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富有力量的影响。此处的“沉”与“潜”不是逃避、无所作为,而是以一种隐性的形式酝酿无声的力量,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即内容呈现形式是隐性的,而效果是显性的。“沉潜”越深对受教育者无声影响的力量就越大,质而言之,“沉潜”是为了更好的“浮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像人人不可或缺的盐,但是我们不能让受教育者光吃盐,必须想着办法将盐融入各种美味的菜肴之中,促使受教育者在愉悦享受的同时接受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沉潜”犹如为“盐”寻找可融入的“菜品”的实践行为,沉潜的内容具体可表现为生活影响、环境熏陶、文化浸染、行为示范、制度引导等,这些内容虽内蕴不同,但价值归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无声”的育人效果。沉潜是育人于“无声”的效果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沉潜就没有无声的教育。“无声”与“有声”的本质区别在于“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若想做到“春风化雨无声”,就要求将工作内容内隐起来,让受教育者“日受而不知”“日用而不知”。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沉潜是遵循教书育人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将育人的内容沉潜于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等形式中,而不是以“油水分层”“盐水分离”与“水火不容”的形式进行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教书育人。值得注意的是,“沉潜”应注意处理好“形式之潜隐”与“效果之显著”的辩证关系、“沉潜的内容”与“被沉潜的载体”的融洽关系。

(二)浸润:春风化雨,点滴入心

浸润指称沾濡、滋润、熏陶与渗透,蕴涵恩泽感、潜隐性、逐渐性与持久性,“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是其生动形象的诠释,浸润就是如春天的毛毛雨一样慢慢地、均匀地与持久地润物无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浸润”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工作内容幻化为春风细雨,滋润高校师生的心田,构建高校师生的精神城堡的渗透性教育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才不至于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9] 的困境。灌输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运用理论硬灌、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应“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滴灌渗透、靶向治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浸润”具体包含以下三层意蕴:首先是“柔美之形”。意指从细微处入手,以轻盈优美的形态呈现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有热闹的“有声”方式,也有柔美的“无声”方式,“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11]。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下一番“绣花”的功夫,以柔和之美呈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减轻受教者的逆反心理,促使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温润之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温润的情感就像春风细雨一样润泽心灵、舒缓心情与触及心底,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傲娇、生硬、做作的情感态度做工作,很容易引起工作对象的防范、抵触与反抗心理,更谈不上情感共鸣与认同。最后是“延绵之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包含着有序性、稳定性与连续性三层蕴意。首先,有序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同向同力、协同发力,而不能逆向发力、重复发力,这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绵绵发力的前提。其次,稳定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发力应循序渐进、松弛有度、适时适度,不能随意发力打乱渗透的潜隐状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绵绵发力的基本状态。连续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连绵延续的而不是间隔中断的用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绵绵发力的主要方向。

(三)融通:殊途同归,百虑一致

融通是指融会贯通、互相沟通,使之融洽。它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目的。方法层面的意蕴是指以和合文化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方法、资源互联有机有序地勾连起来,融会贯通地使用。目的层面的内涵是指以追求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为目的,即对各种事物及其规律有一种通透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境中的“融通”同样也具有上面两层含义,它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准各种工作方法、内容与机制的命脉与关联性,融会贯通地运用多种工作方法与内容作用于工作对象,努力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达到“随机应变”“信手拈来”与“无招胜似有招”的融通教育境界,同时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将工作内容入脑入心,沉淀心中,最终在无声的状态中达到情理通透、心身和谐与灵活机智的境界。质而言之,方法层面的融通是基础与前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融通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融通境界是目的,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后者为前者指引方向。内容是实现目的的坚实基础,方法是实现目的的中介与桥梁,目的是内容选择与方法建构的价值依归。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层面的融通意指在合理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科学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精微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三个层面的融会贯通:首先,方法、内容与机制等内容内部要素的内适应,称之为“小融通”,即方法多维并用、内容的交融渗透与机制的有序衔接;其次,方法、内容与机制等内容的区块连,称之为“中融通”;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工作资源方法等方面的大融合,称之为“大融通”。例如在方法使用方面,如显隐一体、刚柔并济与虚实共生等,通过方法的融通,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教育者若想达到育人于无声的融通境界,还需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融通境界的核心要义,才能更好地反思自身融通的思路与检验自身融通的效果,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融通水平与境界不由主观思想评判,必须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客观现实有效性的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融通意指情感共通、价值共同与灵活变通,三者关涉知、情与行。情感共通是“一种本能的复合物,即一种对于生命的真正幸福所依赖的东西的自然渴望”[12],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激发工作对象的情感共通官能,激发真情、善意、美感,激荡起受教育者内心存有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从而对教育内容产生情感的同频共振与内心触动。若失去情感共通性,再感人的故事也难以深入心灵,再美好的生活也难以激荡心中的感恩之情,会陷入“不认知前辈的历史,不认同当代人的作为,亦不被后人所理解”[13] 的境地。价值共同是指具有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真理,此处的共同价值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帮助工作对象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化为景。灵活变通是指受教育者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各种具体复杂的社会情境中,较好地沟通具体情境与一般原则、客观规律与主观愿望、规范知识与人生意义。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各种工作应同归于“育人”、致力于“无声”,融通各种力量为“春风化雨无声”服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道”与“无声”的辩证互动

“有道”与“无声”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是辩证互动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依存与转化,生动地诠释了“有无相生”“刚柔并济”与“显隐一体”的深刻意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掌握好“有道”与“无声”的辩证互动关系,以便能更好地培育自身的教育实践智慧。

(一)“有道”是“无声”的价值底色

“有道”是“无声”的前提与基础,“无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有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出现纰漏,就会使“化雨无声”这场“哑剧”漏声、失真与失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关涉为谁培养、走什么道路的大是大非的价值性问题,同时作为一门科学,尊重与认识立德树人的客观规律也是其题中之意。首先,“有道”为“无声”指引“航向”。我们深知,影响有好坏之分、效应有正负之别,若我们没有走对教育发展之路,对师生的“无声”影响就是坏的,教育效果就是负面的,就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立德树人事关高校的安身立命,事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操好盘、把好向、问对路,才能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会走上邪路、走回老路而是走向正路。方向决定道路,方向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方向的选择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一个公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头苍蝇”“无帆之船”是难以顺利前行的,是随时要碰壁的,“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14]。其次,“有道”为“无声”供给“营养”。育人于“无声”不是随意而成的,也不是妙手偶得的,而是在尊重立德树人的有关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智慧结晶。客观真理、客观规律与科学知识以其科学真理性能够为“无声”教育助力、加油与“美容”,促使“无声”教育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反之,若没有“有道”为“无声”注入营养,其必定会因体力不支、营养不良而在行走的路上裹足不前、戛然而止。为此,尊重规律、认识规律与按规律办事就成为“无声”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无声”是“有道”的艺术彰显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是一种效果的形式,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春风化雨无声”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否坚持“立德树人有道”的重要标准,也是彰显“立德树人有道”的最高境界,更是“立德树人有道”追求的最高理想。不教是教的最高境界。“有道”有层次之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若还是采用一些热闹的形式对受教育者产生育人的影响,那还是处于“有道”的低阶水平,只有达到了育人于无形、无声的境界才是有道的高阶水平。就“无声”本身来看,其蕴藏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微的构建、精细的工作与精妙的融通的思想,四者实质体现的是态度精神、理论引导、实践要求与效果境界。“无声”教育首先彰显的就是一种“工匠精神”,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身的“产品”精雕细琢、精心打磨与精益求精,并愉悦地享受这种升华的过程,这既是一种内心执着,也是一种职业担当。我们知道,只有精微地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与机制,才能为“无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此外,还需要精细的工作与精妙的融通,方能达到无声的逻辑自洽。由上可知,“有道”若想达到“无声”的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极致精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问道、循道与铸道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追求极致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二是有序衔接,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将“有道”的三个层次的内容兼容并包,无一遗漏,并且要将各层次的内容连接顺畅、有序衔接。三是从细微处入手,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有道”中各环节的各要素从细微处入手,细致入微的工作,积跬步为千里,积沙成塔。四是灵活性,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灵活变通地沟通“有道”内部要素与“无声”要求内容之间的关系,促使“有道”与“无声”自然的承接与连通。综上所述,“有道”若要达到“无声”的效果,应在把握“无声”艺术境界的本身意蕴与精髓要义的基础上,体现全面性、细致性、持续性与灵活性。为此,“无声”是“有道”的艺术彰显。

(三)“有道”与“无声”的互动

“有道”与“无声”不是绝对分离与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道”与“无声”互动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首先,“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有中藏无,有无相生”。从概念本身层面,“有”与“无”是对孪生兄弟,没有“有”就无所谓“无”,反之亦然。从两者转化层面,“有”达到最大的极限就反转成“无”,反之亦然,所谓“物极必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道”与“无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有道”并达到一定的限度与境界,就会转化为“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无声”也会转化为“有道”的一部分。其次,“刚柔并济”。“有道”与“无声”,一刚一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涉及意识形态性、党性与阶级性、制度性规章等刚性内容,又关联心理疏导、以文化人等柔性的内容与工作方法。有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刚柔并济,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既展示阳光力量的一面,又显示柔美情感的一面,两种面向视情况而交替呈现,做到亦刚亦柔。最后,“显隐一体”。“有道”与“无声”的互动就是“显隐一体”的过程。“有道”更多是显性内容,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内容更多是敢于亮剑与公开发布的,不能扭扭捏捏,更不能躲躲藏藏;而“无声”更多的是要求细微、潜隐与浸润的,不能以热闹的形式呈现出来,两者互相促进。能否坚持“有道”与“无声”的有效互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与败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应开展好两者的互动工作,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责任编辑:黄扬琦 侯大鹏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

[1]赵婀娜,张烁.立德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综述[N].人民日报,2016-12-07(01).

[2][5][6][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

[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9][1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3.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8.

[1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

[1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