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创二代”涌现 是产业升级的缩影

日前,《中国青年报》关注了浙江萧山的“创二代”群体:他们的父辈都是事业有成的民营企业家,但他们自己不愿意躺在父辈的劳动成果上度日,而是希望独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与“企二代”的标签相比,他们更愿意被称为“创二代”。

“创二代”群体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对于“企二代”“先富阶层”这些身份标签的固有印象。同时,这个群体也不局限于某地或者某个行业,而是在广阔的中国大地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就个人选择而言,到底是子承父业,参与家族企业的传承发展,还是另起炉灶开辟一番新天地,其中并无高下优劣之别,“接班”也同样需要历练和积累。不过,与“接班”多少显得比较顺理成章相比,“另起炉灶”在如今能够成为一种风潮,显然更值得思考。

首先当然是个人意愿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创二代”的成长经历、所接受的教育,乃至日后形成的对商业的理解,都与父辈们有很大的区别,甚至会形成理念上的分歧和冲突。报道中就提到,尽管有上一代人打下的基础作为助力,但“创二代”们所选择的创业领域,其实大多与父辈大相径庭。

与上一代人的“汗水经济”相比,“创二代”们身上更多的是对创新的渴望,是对新趋势新知识的把握吸收。甚至可以认为,与其说仅仅是不愿意坐享其成,倒不如说他们在事业发展上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同时,“创二代”能够形成群体,也不能完全归结为“试图摆脱父辈阴影”的意愿因素。从更高的层面上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程,特别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都给“创二代”创新创业上大展拳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以报道中的情况为例,当地过去大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行业,比如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造业。在某一个时间段里,这样的发展模式给当地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也造就了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而在那之后,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各种各样的新需求、新行业、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些“蓝海”领域,都给了“创二代”群体大展拳脚的空间和技术支持。

就此而言,“创二代”的出现并登上民营经济的舞台,无疑能够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创二代”群体的成熟、壮大,他们将在创新创业上有更多的作为,给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