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传甫:从监利走出的红军长征部队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那么,在这块根据地的红军是怎样创建、发展、壮大,成为长征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呢?回顾这段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对激励革命老区人民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从剅口暴动到洪湖游击队的组建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号召全党在革命处于危险的时候,要纠正过去的严重错误,战胜一切困难,坚决使党走上正确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深刻地论述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强调我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首先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

会后,湖北省委根据中央制定的《湘鄂粤赣四省秋收暴动大纲》和“八七”会议通过的秋收起义计划,将全省分为七个暴动区,详细规定了起义的策略、步骤、目的和方法,每个暴动区均受省委直接指挥。

监利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经过紧张筹划,周密布置和组织准备,于1927年9月初,在洪湖西岸的监利剅口,成立了50多人的农民秋收暴动队,有长枪10支、大刀、长矛若干。监利县委书记陈步云任队长,王尚武任副队长。这是监利县第一支农民武装,是革命的星星之火。

9月10日深夜,即古历八月十五日,监利农民秋收暴动队以火把为号,在陈步云等人的领导下,一举包围了郑家拐的大士豪陈宝光的住宅,暴动队员们破门而入,乱枪击毙了陈宝光兄弟三人,在没收其钱粮和浮财之后,举火焚烧了陈的庄院。打响了洪湖地区武装秋暴的第一枪。接着陈步云带领暴动队,奔袭郭铺附近的汤家竹林,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大恶霸汤火汉,为民除了大害。随后又奔赴下车湾、董家跑马岭等地,相继捕杀了大劣绅董金亭等3人。剅口武装暴动队一夜之间三战三捷,使各地土豪劣绅和封建反动势力闻风丧胆。

剅口秋暴的星星之火,在监利各地燎原。9月至11月,先后在三官殿、周河湾、螺山、汴河、上车湾、龚家场等20多处,相继爆发了秋收暴动。在历时近3个月的秋收暴动中,不仅打击了反动派的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而且锻炼了监利党组织和党员,还夺取敌人枪支100多条,形成了数支农民游击武装。

1928年5月,段德昌带领游击队来到监利,即与活跃在洪湖西岸的王尚武、彭国材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成立了洪湖游击大队,共500多人。洪湖游击大队成立后,在段德昌的指挥下,开展了水上练兵活动,使部队战斗力大增。5月20日,段德昌率领洪湖游击大队,与鄂中特委武装会合,一举攻克沔阳重镇峰口,缴获甚丰。1929年3月中下旬,洪湖游击大队横扫荆江两岸之敌,17天打了二十一个胜仗,使监利、石首、江陵三县很快建立了红色政权,初步形成了以监利为中心的洪湖革命根据地。

1929年6月下旬,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在洪湖西岸的监利剅口召开军事会议,将监利、江陵、石首、沔阳四县的游击武装,集中于剅口柳家三屋墩进行整训,然后与洪湖游击大队一起整编,成立了洪湖游击总队(后改称鄂西游击总队)。周逸群任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总队下辖3个大队,有1000多人,500多支枪。

鄂西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洪湖根据地的形成,使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恐慌。9月,国民党反动派急调重兵“清剿”洪湖根据地。面对严峻形势,周逸群令段德昌率一、三大队于江北与敌人周旋,开展反“清剿”斗争,周逸群则率二大队到江南牵制敌人。段德昌沉着应对,利用监利河湖港汊有利地形,采取伏击、偷袭、夜袭等灵活的游击战术打击来犯之敌。先后于盐船套一举歼灭李十泉部。又于聂家岭击溃岳维峻三十师一个团。当蒋系与粤系军阀混战,敌军撤退时,段德昌又趁势追击,于三官殿歼敌一个连,直攻至沔阳的杨树峰和谢仁口等地,取得了反“清剿”斗争和保卫洪湖苏区的胜利。

二、从汪桥红六军的成立到红二军团攻克监利县城

1929年12月,鄂西特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将鄂西游击总队改编为红军独立师,段德昌任师长,周逸群任政委。全师辖3个纵队,共5000多人,1000多支枪。独立师在师长段德昌的指挥下东征西讨,频频取得战果。第一纵队先后攻克监利于城烷、陈沱口、周家沟等地;第二纵队向西进军,先后攻取江陵普济观、郝穴、熊河和沙岗等地,使洪湖革命根据地迅速得到扩大和发展。

1930年2月5日,鄂西特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将红军独立师第一、二纵队会师监利汪家桥,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红六军下辖两个纵队,孙德清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段玉林任第二纵队司令,许光达任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是在洪湖根据地监利汪家桥诞生的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全军7000多人,其中有党员130人,党支部5个,党小组29个。前委在纵队设有政治部,配备了各级政治委员或指导员,不断对红军指战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民军队的本质特点:一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没有旧式军队的坏习气;二是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并保持与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三是有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长于夜行军。它的成立以及部队的军政训练的不断加强,适应了由游击战转变到一定规模的游击运动战的需要,从而开创了鄂西地区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红六军成立后,于2月7日,在监利新观寺誓师出征,南征北战,所向披靡。8日,攻占龙湾、熊口、老新口和张金河等地。15日,攻克新沟嘴,击溃敌新五师一部。22日,攻克潜江县城,缴获甚丰。3月7日,夜袭江陵郝穴镇,生俘敌分队长以下80余人,缴获长短枪260多支。接着西进,直打到沙市外围据点观音寺,逼近沙市郊区,使沙市守敌十分惊恐。

4月初,邝继勋和段德昌率红六军跨江南下,先后攻克了江南重镇藕池、调弦口和石首县城,消灭了大批敌人,缴获了大量武器。此时,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红六军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回师监利,向北拓展,一路攻克柳关、峰口、沔城和仙桃镇。接着北渡汉水,连克无门岳口、汉川系马口和汉阳蔡甸镇,直逼近武汉三镇。在近5个月的时间里,红六军转战大江南北,连战皆捷,先后攻占了30多座大小县城和集镇,为巩固和发展洪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0年6月,红六军接到党中央的命令,迅速返回洪湖苏区,渡江西进,以迎接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后改称红二军)东下会师。7月4日,二、六两军在南平镇会师。7日成立了红二军团。贺龙任军团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孙德清任参谋长。二、六两军领导编制变动不大。全军团共1万多人,5000余枪。

红二军团成立后,决定攻打监利县城,但此次攻城受挫。这时,红二军团指挥部已进驻周老嘴,鄂西特委和联县政府也随之由沙岗迁驻周老嘴。贺龙决定二、六两军向东、北两面行动,主要任务是拔除根据地内的白色据点和肃清地方反动武装,以巩固中心苏区的坚实基础。

9月,党中央派遣邓中夏到湘鄂西担任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职务。9月20日。邓中夏在周老嘴主持召开红二军团前委军事会议,传达了中央和长江局的指示,要红二军团渡江南下,配合红一、三军团进攻长沙,并决定先攻下监利县城,再行渡江。

监利县城守敌为新编第三师教导团和扩编16个连的监利保卫团,共2000多人,装备精良,颇能打仗,加之城堡坚固,易守难攻。贺龙鉴于前两次攻城失利的教训,便与邓中夏、段德昌等人对此次攻城作了周密的研究部署。令红二军第四师一团攻占堤头,切断监城之敌与江陵之敌的联系;令红六军第十六师一个团攻占毛家口,铲除后背之敌;又令红二军一个营和监利游击队,于上车湾设伏,以阻击朱河增援之敌。命令红六军十七师向太马河、刘家铺逼进,从正面担任主攻。在扫清外围之敌后,于9月22日拂晓,红二军团从北、西、东三面迅速推进,将县城包围。邓中夏、贺龙、段德昌等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军将士从北门、东门和黄高桥三面扑城。在此之前,联县政府主席崔琪急调五县农军约10万人,配合红军发起总攻。霎时,喊杀声震天,枪炮声动地……这时,农军运来稻草、棉梗和大量易燃物质,浇上煤油,四门放火,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城头敌人一时傻了眼,惊吓得不知所措。当下,红二军先头部队乘机冲进了北门。与此同时,段德昌率十七师从黄高桥突破敌人防线,冲入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敌人招架不住,退至城南江堤上拼死抵抗。这时,我地下党员杨嘉瑞率领一营九连、十连,在西门渊江堤上火线起义,敌人最后一道防线被击溃,残敌分两股沿江堤向东、西逃窜,均被红军和农军围歼或俘虏。红二军团经过一整天的激战,胜利攻占了监利县城,全歼守敌2000余人,缴获枪炮1000多支(门)。至此,荆江两岸连成一片,鄂西、湘西融为一体,一个以监利为中心区域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已正式形成。

三、红三军从监利大转移到红二方面军长征

1930年10月18日,邓中夏、贺龙率领红二军团从监利渡江南征,以配合一、三军团的军事行动。1931年3月,红二军团根据中央分局的指示,改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唐赤英,政治部主任柳直荀,参谋长孙德清。全军下辖七、八两个师,七师师长王一鸣,八师师长许光达,共1万多人。1931年10月,由在湘鄂西苏区周老嘴诞生的红九师,迎接红三军主力回到洪湖苏区。在整整一年的南征游击中,虽然歼敌6000余人,先后攻克了华容、公安、津市、石门、临澧等县城,扩大了江南苏区,但执行的却是一条“左”倾盲动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所克之地,随得随失。尤其是杨林市一仗,使红军伤亡2000多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对革命事业带来严重危害。特别是红二军团离开洪湖苏区后,蒋介石乘虚调集重兵,先后三次“围剿”洪湖根据地。苏区军民在湘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联县政府主席崔琪和段德昌、段玉林等人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英勇顽强地进行反“围剿”斗争。他们以芦林为房,船板为床,菱角为粮,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避实击虚,不屈不挠地同敌人浴血奋战,为保卫洪湖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牺牲。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10万余重兵,第四次“围剿”洪湖苏区。在大敌当前,重兵压境的恶劣情况下,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却坐镇红色首府周老嘴,掀起“肃反”高潮,把苏区大批优秀的党、政、军高级干部,都当成“改组派”杀害了,严重内耗了自己的力量,而面对敌人的军事“围剿”,他却束手无策。夏曦不顾主客观条件,错误地提出“不使苏区一寸土地被敌人蹂躏”的口号,命令红军构筑工事,打阵地战。并独行决定兵分两路,采取“两个拳头打人”的方法,一面令贺龙、关向应、段德昌等率八、九两个师,从监利出发到襄北苏区打阵地战,抵御重兵南下;一面调七师和警卫师一团,由他指挥固守监利北大门新沟嘴、杨林关一线,与强敌展开阵地决战,致使七师政委鲁易阵亡和3个团长、1个团政委牺牲。夏曦见势不妙,便率七师王炳南、芦冬生部,向监西余埠、白露湖一线突围,然后北上大洪山与红三军主力会合。至此,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已全部丢失。

1932年10月,夏曦在枣阳王店主持召开湘鄂西分局扩大会议,研究部队的行动方向。会议决定部队向陕南活动,朝汉中发展。11月初,贺龙率领红三军从随县出发,直插桐柏山,进入豫西南地区。随即遭到敌第十五路军马鸿逵部的堵截。红军指战员忍饥挨饿,且战且走,进入伏牛山。马部气焰嚣张,在后穷追不舍。贺龙令贺炳炎率八师二十二团在西陕口设伏,一举重创马军。红三军随即进入陕南,在武关又与敌刘振华部遭遇。段德昌率九师抄敌后路,歼敌一个营,从而解除了敌人的围追阻截。此时,贺龙调整了行军路线,决定从敌人防守薄弱的竹林关、漫川关南下,从旬阳渡过汉水,经神河口、牛头店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境内,然后沿鄂川边继续南下。12月中旬,红三军进入巫山县境的大昌镇,连夜偷渡长江,一举攻占巴东县城。天亮后,部队从巴东县城出发,仍向南开进,一路经绿葱坡、野三关,到达湘鄂边苏区,进驻邬阳关。至此,红三军从洪湖苏区的监利出发,完成了7000多里的大转移。

红三军以湘鄂边区为根据地,逐步向西发展,活跃于湘、鄂、川、黔四省交界之地。蒋介石对此视为心腹之患,急调重兵“围剿”。红三军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与敌军周旋于湘鄂川黔地区。1934年6月1日,红三军挺进黔东,攻占了沿河重镇。这里黔军李成章旅、川军达凤岗旅、湘军周燮卿旅三面扑来,贺龙率红三军主动放弃沿河,峭然北上四川西阳。当敌人闻讯逼来,红三军又出其不意,向南直下黔东松桃,甩掉了敌人。然后西进印江,收编了一股“神兵”部队,成立了黔东纵队和印江独立团,共1500余人,扩大了红军的武装力量。

1934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进行西征,向湖南中部进军,以期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红六军团经过一个夏季的艰难辗转,冲破敌人的封锁和包围,途经湖南、广西,向黔东和湘西交界处挺进,寻找红三军。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来到黔东,在印江木黄与红二军团(这时红三军根据中央指示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成立了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任迅时任政委,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兼),政委任弼时(兼),副政委关向应(兼),参谋长李达;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兼),政委王震,参谋长谭家述。10月25日,红二、六两军团在四川酉阳的南腰界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两军团胜利会师大会,并向中央军委电告了会师盛况。两军团会师后,根据贺龙、任弼时等人的决定,两军团挺进湘西,坚持游击战争,开辟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领导根据地的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起了各级红色政权。蒋介石极为震惊,又调集重兵再次进行“围剿”。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从1935年春到10月底,红二、六军团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原则,积极开展反“围剿”斗争,先后夺取了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战役的重大胜利,歼敌两个师、一个师部、一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张振汉,击毙敌八十五师师长谢彬,俘敌官兵8000多人,缴获长短枪1万多支,轻重机枪几百挺,各种大炮20多门,粉碎了敌人80多个团的“围剿”。这些战斗的胜利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把进攻中央红军和湘鄂赣红军的一部分敌军吸引过来,这不仅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也威胁了敌人战略后方和蒋家王朝的统治。

1935年11月,蒋介石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重新部署兵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围剿”。在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贺龙、任弼时等军团首长为保存实力,待机歼敌,便果断地实行战略大转移,先后转战于湖南、贵州、云南广大地区,坚持江南斗争。

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到达贵州西部,奉中央之命,抢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向西北挺进。1936年7月,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此时,奉中共中央电令,红二、六军团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当时正是张国焘公然进行叛党活动,企图另立中央,值此两条路线尖锐斗争时刻,朱德和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肖克等同志,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挫败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迫使他率部北上。

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奉命继续北上,与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下,穿过茫茫草地后,英勇地进行了甘南、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并全力围攻凤县,拖住了蒋介石的干将胡宗南的尾巴;继而北渡渭水,挥戈北进。于1936年10月22日,到达甘肃省会宁县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完成了伟大长征,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从监利走出的红二军团,发展成为红二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所建树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监利人民心中,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也将永远激励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长征的老区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