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无香谭崇台

最近看了一篇纪念清华大学老校长的文章《清水无香周诒春》,很自然联想到武汉大学谭崇台先生。谭崇台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是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系统地引进中国的第一人,是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者和启蒙者,在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众所皆知。更重要的是他那始终如一的严谨治学、淡泊人生、清净俭约的胸怀给我留下难磨印象,这在浮躁之风、功利之风盛行的环境里,更感到了谭崇台先生的可亲、可敬。

我第一次认识谭崇台先生,还是在1986年,我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谭先生给我们讲授《发展经济学》一课。25年过去了,很多授课都从我的记忆中消失,唯独谭先生的一课,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不仅仅是谭先生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授课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谭先生独立、全新的授课观点,特别是他强调的:1、增长不等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必须要保持平衡;2、高度重视中国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3、关注小城镇的发展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问题。尽管谭先生的观点和当时的主流理论显得“落落寡合”,但实践证明,谭先生的观点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也经得起历史长期检验。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逐步从农村向城市扩展,整个改革的理论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一方面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理论还在顽强地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改革理论也蜂拥而至。在各种时髦、喧闹的研讨氛围中,谭先生坚持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出发,潜心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研究,1985年谭先生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发展经济学》,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述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专著;之后,谭先生带领他的弟子共同研究,先后出版了《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等等。今天我们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践中,很多观点可以从谭先生《发展经济学》的教材中找到依据。如二元经济、剩余劳动、人口流动、刘易斯拐点、贫困陷阱、增长极、库兹涅兹曲线、进口替代、出口鼓励等等。谭先生的独树一帜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奠定了他在我国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2006年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教授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任武汉大学副校长黄进安排我以武汉市政府名义设宴接待。为了使会谈更体现专业特色,我试探邀请谭先生能参加接待,当然我也担心谭先生年事已高,因健康状态不能赴约。很高兴的是谭先生如期赴会,当年谭先生已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但身体仍然硬朗,思路清晰,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斯蒂格里茨教授交流,并且将他翻译的《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理论》赠送给斯蒂格里茨教授。使原本很正规、礼仪性的会见显得格外轻松和富有成效。谭先生对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国民经济总体上告别短缺的同时,所出现的“丰裕中贫困”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谭先生认为,这种贫困虽然表象上与凯恩斯所说的“丰裕中贫困”相似,但在本质上却是不同的:不仅存在需求不足和公开失业,而且还存在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经济结构失衡、庞大的隐性失业和绝对贫困等问题。在交谈中斯蒂格里茨教授也向我询问了作为一位近千万人大城市的市长最关注的问题,当时我也介绍了武汉这座老工业城市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充分就业”以及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当然整个晚宴,更多的是谭崇台先生和斯蒂格里茨教授这两位世界级大师的对话,在对话中谭先生始终保持了平静、淡定、充满智慧的大师风范。

时隔两年,我再次见到谭先生是在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