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谭崇台:我不是大师是老师

1920年6月生,四川成都人,经济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被认为是将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建构,对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专著《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获国家图书奖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的《发展经济学》被评价为“一本标准教科书”,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

“拜托各位不要帮我吹牛,我不是什么大师,就是一名老师。”91岁的谭崇台先生耳聪目明,言谈之间皆是敏捷思维,“你们多是‘70后’和‘80后’吧,按这个说法,我该算‘20后’。”众人大笑,为之倾倒。

今年1月,先生的最新著作《谭崇台经济文选》出版。以九十高龄之年笔耕不辍,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将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以来,至今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现有理论是西方的,不一定适合中国,如何把理论中国化,针对国情把中国的发展问题讲清楚?这本书将来有人写成了,可以拿诺贝尔经济学奖。”谭先生说,“同时了解西方理论和中国实际的人太少,我有生之年为这项工作打了一些基础,寄望于年轻学者。”

作为经济学者,谭先生密切关注着经济政策。“单纯GDP的增长并不等于发展,我讲了几十年,有些同志不接受这个观点。经济发展是在GDP的增长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人们的感受怎么样,现在讲的幸福指数嘛。”

先生家客厅墙上有一幅“重世以德”的匾额,这是他九十大寿时,几名学生书赠。“知识离不开道德”,这是谭老挂在嘴边的话。针对日前某高校教授要求自己的研究生“40岁没有4千万别来见我”的新闻,先生评价说,“不赚钱是不对的,但人生不是只为赚钱的。我希望学生有成就,但如果牺牲社会利益来谋求个人成就,那是错误的。”

先生自称“有点老派”,会固守一些东西,比如一生爱国的灵魂,比如每天晚上11点就寝的习惯。先生1948年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国,一生醉心学问,无论境遇起伏,一律淡然处之。先生翻出一张老照片,18岁时的他剑眉疏朗,英气逼人。六十三载武大岁月,时光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