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力短板 湖北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长江云报道 2017年,湖北瞄准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统筹布局、有力施策,经济结构出现明显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壮大 增添经济“绿色”基因

2017年是湖北航空产业的丰收年。不仅为中国首架大客机和首架水陆两栖大飞机供应零配件、提供设计,还下线了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通航轻型飞机。

创新能力总体不足使我国产业竞争力较弱,影响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湖北实施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教资源转变为创新驱动力。武汉,曾是以钢铁、石化等为支柱的重工业城市,如今,其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重已超过60%,并引领全省产业提档升级迈入新阶段。

现代服务业崛起 与工业共同形成经济腾飞双翼

结构层次较低、分布不均,是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湖北实施“五个一百”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巧用“营改增”税收杠杆,让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企业里剥离、壮大。去年前三季度,湖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与工业不相上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长最快。不仅做大了量,还优化了质。

这几天,一批从服务业人才培训平台毕业的检验检疫人才,在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上岗。

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产业融合让湖北更多市州尝到了服务业、工业双翼齐飞的甜头。现在,潜江的龙虾产业、咸宁的旅游产业、天门的现代农业,竞相发展,为湖北服务业的“多极格局”破题。

消费品升级:让生活更美好 让生产更高端

国内产品卖不出去,国人揣着钱往国外挤,是中国的一个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根本解决之道。湖北一方面通过技改提升已有产业,一方面引进高端制造企业,弥补消费品升级的短板。在美的的湖北工厂,冰箱装上了“大脑”,用户可以手机远程操控。虽然卖得比传统冰箱贵了一倍,还是销售向好。

消费品升级,让高质量供给的生产动力更足。去年前11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消费结构的改善提供了最大支撑点。湖北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拉动。

投资环境优化 激发民营经济创富热情

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19家来自湖北,数量全国第五;湖北民营经济景气指数和民营企业家信心指数稳步提升,民企创新活力明显增强。这些变化,源自湖北揽好才、服好务的具体举措。2017年,湖北接连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8条”和《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政策有优惠,容错有空间,政府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振兴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带活了湖北县域经济。2017年,中国县域百强榜上,大冶、宜都前进4位,枣阳前进9位,仙桃时隔13年后重返“百强”。

2017年,湖北开始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通过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养行业小巨人。2017年,湖北有10个县市区GDP过500亿元。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吴博军 冉涛 赵雅佳 徐嵬毅 郑宪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