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资深媒体人:重视城市中的 “遗址文化”

武汉市“两会”刚刚闭幕,代表、委员们有关城市发展的精彩建言尚余音缭绕,如盘活城市“文化家底”的话题,便为我所感兴趣,并注意到,大家所列举的“家底”中,不少属于“遗址文化”。

自然界中的沧海桑田,人类社会里的明灭兴衰,都时时在发生。现实成为历史也就在瞬间。遗址或遗迹,经历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淘洗,富含历史文化人文信息,既有多学科研究价值,也是今人“发思古之幽情”,寄托襟怀、陶冶心性的好对象。

有代表提出打造武钢工业文化街区的构想,我以为然。现代大工业与文化,乍看不搭,那是因为将“文化”狭义理解。现今的武钢,继续发挥生产经营效益的一块不说,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战略下,事实上已有部分正在“遗址”化。随着钢铁产能的收缩,武钢不少厂房、高炉、平炉等特色鲜明的设施也退出历史舞台。这多少类似于一些早前为武钢提供铁矿石的矿山,经数十年开采,存留下来的仅是看似百无一用、甚至被看作负资产的巨大矿坑。如何将其加以创新性改造,使之成为融历史、科技、政经、人文于一体的综合实体或景观而重新焕发青春,或是当地政府和社会要面对的一件大事。

工业遗址的改造开新,我见过最成功的例子是在德国的埃森市。我亲临过德国著名的埃森炼焦厂改造成的工业公园,并为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叹服。

“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炼焦厂曾是欧洲最现代化的炼焦厂。工厂于1961年正式建成投产,到1973年日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炼焦厂除了提供用于钢铁冶炼的主要产品焦炭外,还生产大量如煤气、焦油、氨、硫化氢、苯等副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煤矿、钢铁工业的萧条和衰退,炼焦厂终于1993年被迫停产。埃森炼焦厂从创建、发展、兴旺到停产仅有30多年,却为德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做出不朽贡献。

炼焦厂关闭后,当地政府保存了炼焦厂所有设施,并将昔日大型现代化炼焦厂改造为恢宏气派的工业公园,公园后来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驱车前往那里时,浓烟、热浪和机器的轰鸣已成历史,但见宁静的空间里,高耸的烟囱,排列整齐的焦炉和蛛网式的管道,构成一个巨大而别致的抽象艺术综合体。我更忘不了公园门口的大幅照片,那或是当年工厂里的劳模,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微笑着面对每一位来此的游客;加之公园近旁特设的“煤矿一条街”,都彰显着国家对建设功臣们永远牢记的情怀。

武汉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老工业基地,上述现代工业遗址尚可华丽转身为著名文化实体,不用说更多历史文化遗迹堪作城市厚实的“文化家底”。这里的关键还在真正重视,重视后自然会有意识、有眼光、有行动,城市文化含量的提升才不至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