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楚剧艺术薪火相传


为喜迎十九大召开,湖北之声发挥广播特色,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基层党组织的故事,推出系列报道《在党旗下前进》系列报道。寻访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聚焦在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下,当地过去五年发生的变化。





彭青莲,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楚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事楚剧表演工作四十多年,彭青莲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作为毕生追求。

今年7月,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在家乡湖北黄陂举行了收徒仪式,这也是她第一次正式收徒。此前,她一直义务为青年演员担任老师,并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名誉教授,为更多青年人普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播撒艺术的种子。除了日常的排戏与教学工作,彭青莲一有时间就带着楚剧走进校园,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有她的身影。

“从艺至今我第一次收徒,以前都是向老师们学,今天是我把所学东西传给年轻人,这就是传承。出人出戏必须有很多老师的做这个事情,戏曲怎么发展,后继有没有人,需要一个氛围。”



楚剧给彭青莲带来了许多荣誉,作为“梅花奖”、“文华奖”的获得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彭青莲一直不忘初心,坚守在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工作岗位上。在彭青莲看来,楚剧源于农村,楚剧的观众在基层。正是观众的宠爱,使她在戏曲这个清贫而又艰辛的领域里坚守了下来。如今,彭青莲仍然抽出时间活跃于舞台表演的一线,经常到农村、乡镇和社区演出,丰富当地百姓的业余生活,充实乡村百姓的精神食粮。

“每次来了以后他们都非常热情地迎接我们,拿着干粮,从早上坐到晚上,就看我们演出。就是这种热情,观众需要我,需要楚剧,我也离不开他们。”



除了“传承”,彭青莲常挂在嘴边的还有“推陈出新”,她明白,楚剧作为地方小剧种,在全国的影响范围十分有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楚剧,她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将毛泽东经典诗词《咏梅》改编为楚剧唱段,既保留了原作的大气磅礴,又不失楚剧的细腻优雅,不仅加入了戏曲唱腔的韵味,还具有了时代美感,赢得了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十九大代表,彭青莲时刻不忘身上的使命与担当:

“我是84年入党的,党员毫无疑问应该起引领作用,事事带头。我们文化包括戏曲遇上了春天,所以说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要有使命担当,多创作喜闻乐见的剧目,出人出戏,多出精品。希望十九大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