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华


“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争开春树花。”2017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汉开演,戏曲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参演艺术家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梅花朵朵。这是一场戏曲艺术的展演盛会,也是一个人民群众的文化节日。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彰显着浓郁的中华审美风范。黄梅戏、楚剧、豫剧、越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与京剧等大剧种相对应的地方戏曲种类丰富、特色纷呈,是历代戏曲艺术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根据观众需求进行调整,碰撞磨合创造出来的,是戏曲艺术不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结果。这也是众多地方戏曲艺术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依然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也要看到,与很多传统艺术门类一样,地方戏曲同样面临着观众老龄化、窄化的问题。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关系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关系民族精神维系传递,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繁荣文艺事业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方会演正是一个扎根民间、服务群众的戏曲大舞台,通过把来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发扬中国戏曲“接地气”“重生活”的传统,培养爱戏曲、懂戏曲的观众,不断夯实戏曲发展的群众根基,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中国人对戏曲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湖北是汉剧和楚剧的故乡,武汉曾是与北京、上海、天津并称的“戏码头”,集萃了当时全国最好的戏、最好的名家、最热闹的剧院和最热情的票友。鼎盛时期,梅兰芳、程砚秋等戏曲泰斗都曾来汉“拜码头”。作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具有“码头文化”的传统,具有戏曲艺术的基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繁荣戏曲文化成为复兴大武汉的重要一环。南方会演荟萃16省市区的17台地方戏曲,让公众不出武汉就能欣赏到多种不同风格的戏曲艺术精品,必将带来异彩纷呈的感官体验和审美享受,继而激荡起武汉重回戏曲艺术“大码头”、再攀文化艺术新高峰的期望和决心。“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方戏曲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是没有休止的生命乐章。让我们以南方会演为契机,积极追求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不断与时俱进,推出更多公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让戏曲艺术的光芒照亮今人前行的道路,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时代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