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社科名家(第一卷)》节选 章开沅:走向历史的原生态

章开沅作为不仅在史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卓然自成一家,而且在史学思想的诸多方面也有宏博阐发。他主张史学研究要走进历史,理解历史;关心历史,参与历史;尊重历史,超越历史。他强调治史者的“史德”、“史感”、“通识”与“圆融”等等,都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8月29日至9月12日,章开沅不顾八十高龄,圆满完成两周的西北之行,先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进行调研座谈,并举行了多场大型专題演讲。“走进历史的原生态”是他此行中重点宣扬的理念。他将“原生态”一词借用到历史研究中来,用意是强调历史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对历史研究的重要。

章开沅思考并提出“走进历史的原生态”,主要是有感于当今学术界一些学者不重视发掘史料,不重视运用原始史料的浮躁之风。在他眼中,真实的历史就是原生态的历史,史学的价值及其品格首先就表现为要认真看原始材料,只有充分运用了原生态的史料,史学著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仅仅依靠或者主要依靠别人利用过的“二手货”,难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章开沅对一些学者往往自己先有结论,然后才去找材料佐证,有的甚至不是自己掌握的一套材料,而是完全从别人那里引过来等做法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样的研究不仅仅忽视了史料的原生态,而且颠倒了史学研究中论点与史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研究,不仅找不到历史的真相,反而会扭曲真相。章开沅呼吁要继承并发扬古人采铜于山”的精神,搜集应有尽有的相关原始资料,虽不可能“竭泽而渔”,但至少要确保重要的史料没有遗漏。而在走进历史原生态的过程中,历史工作者不能把自己定位为“判官”,应该尽量多地使用原始档案,保持史料的原生态。根据“原生态”理念,章开沅在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时,把所有档案全部扫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商会史料的原生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资料编辑者的思路左右研究者的判断。

当然,章开沅也强调,在研究中不仅要重视史料,尽量利用原生态的史料,也要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生态,也就是要构建历史的原生态场景。他认为历史研究的本身首先是求真求实,尽可能的不作不着边际的评论,不要带任何偏见,保持价值中立。当然,任何人都有主观,但是要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介入。在他看来,历史研究就是要探索历史的原生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生态,就是其本来面貌,就是它们的真实面相。他对一些学者将西方的研究范式、方法置于首位,而偏离了历史研究求实存真的学科品质的现象感到担忧,强调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借鉴吸收西方理论与方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研究模式,而不是盲目地全盘接受。章开沅呼吁我们的研究要“走自己的路”,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保存好,利用好。唯有如此,原生态史料才会成为史学研究原创性的基石,原生态场景的构建才能成为原创性理解或解释的重要手段。

章开沅在面对历史学越来越“冷”,不被社会重视的局面时,提出了“史学的独立品格”。他认为史学衰落的一个原因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部分造成了全人类片面追求科技的进步、重科技而轻人文的现实,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普遍地被排挤出社会发展的中心而退至社会生活的边缘,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史学工作者自身,主要是指史学工作者如何调适自己的治学态度以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面对如此的“史学危机”,章开沅提出史学要有独立品格,强调历史有他固有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不可磨灭的,要把史学当做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治史者就是这桥梁的建设者。史学工作者不仅是跟古人对话,也跟今人对话,还要跟未来对话。他提出史学应该自省,应该自强;主张用一种强势的心态去体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的功用,而不是以一个弱者的学科心态。而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的研究历史,还要创造历史,还要干预历史,还要和其他有识之士一起促使历史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除此之外,章开沅还主张史学研究的总体性把握,进而阐发了贵在通识、追求圆融的史学境界,认为治史者需要者重发掘的不仅是历史真实,而且是蕴藏于史事之深处的智意,只有智意者才能发现大智慧,也只有大智慧的发现才能出良史,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