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

7月17日,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首场论坛——“2017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在上海召开。与会学者表示,在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契合中国社会学繁荣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国社会学迎来“黄金时期”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主任李培林指出,社会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变革时代和开放时代的产物。如果说过去30多年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快速成长期”,那么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当代中国社会学将迎来新的更高水平的“黄金时期”。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强调,社会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学理论创新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立足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发展,着眼当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变化,总结我国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经验,探索创新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是全国社会学界承担的一项重大使命。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仲飞表示,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以中国实践为基础,注意充分总结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不断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理性认识;同时还应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深化对改革发展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理阐释;更应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为目标,通过对世界问题的研究,形成中国解释、提出中国方案,逐步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

以理论自觉推动话语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设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提供观察、研究社会的一种视角,并且为社会重建提供各种参考路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成为社会学重建的客观环境。实践证明,将中国社会学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学成长壮大的必经之途。这就要求中国社会学者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更加努力地推动创新与创造。

“话语体系的转变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统一的过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表示,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是话语体系转换的动力和条件。同时话语体系的转换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关注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推动话语体系建设。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伟大创新,这为话语体系的深度转换与构建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构建符合中国实践的学术话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发展,以及借此形成的发展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为解释人类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也为社会转型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提出上述观点时表示,在观察和体验社会大转型过程中,基于社会学中国化立场,中国社会学人创造性地刻画了中国的发展路径,解释了中国从封闭性社会到开放性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村落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并将其整合提炼为中国式学术话语体系与学科解释逻辑。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认为,建设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首先需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者不能错过古老国家整体转型这个千载难逢的社会实验窗口。但仅在应用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远远不够,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还须在更具理论性的社会学领域有所建树,努力实现从中国特色到世界意义的延展和跨越。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表示,学术创新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寻找到学术本身的规律。文明的活力来源于解决好社会发展动力和发展平衡的问题,学者应予以深刻的学理性思考。同时学术界还应特别关注科技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为社会发展作出具有前瞻性视野的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