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三个导向”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对政府决策、社会发展、公共知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具有深刻影响。“中国特色”和“新型”是我国智库建设的基本旨向。“中国特色”是与西方比较而言的。我国的智库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聚焦中国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这里的“新型”,是区别于我国现有智库在类属关系、体制机制、产品认知、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传统,将智库建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服务于党和政府民主决策、推进“决策咨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塑造“特色”还是强调“新型”,我们都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需求导向是智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所谓需求导向,就是要明确智库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关键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在于为人民做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就要回答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也就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在哪里。这里,至少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方面对智库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智库建设与形势发展、国家建设需要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研究领域,智库的工作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智库在影响力、发言权方面也难以满足社会改革与社会管理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国问题”研究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正处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唯有聚焦中国问题、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塑造中国自信、传递中国主张,才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所在,“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所以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要牢牢扎根中国,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要坚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研究中国问题,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的重大课题开展咨询研究。

公益导向是智库组织的机构属性

我国的智库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机构。同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典型的社会组织,具有智库的一般属性。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来看,智库的定义虽然千差万别,但公益导向受到各方认同。这里的公益导向,就是要求智库机构的建设和运行要坚持非营利性。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坚持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这是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我们可以从智库与咨询公司的比较中看出,智库是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思想产品的,智库产出的是公共产品,获得的是社会价值;咨询公司主要是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顾问服务,产出的是解决管理和经营问题的智慧产品,得到的是经济效益。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智库因公益性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属性而与咨询公司边界分明、不可混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秉持为人民研究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衡量智库及其产品的价值。智库研究在于提供公共政策研究和政府决策咨询,首要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发展,智库的产出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因此,在智库评价方面,不能用经济收入和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智库绩效及其产品质量。对于智库及其产品的评价,通常采用的是公共评价,用公共绩效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提供对接政府决策咨询服务需求的智力产品。产品质量高不高,根本上是要看能否提供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产品。“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办法”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里的“质量”和“贡献”体现在满足“客户”需求上,应该由“客户”来评判。二次使用率等“用脚投票”的实际数字也许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的第三方智库排名的说服力并不是十分充分的。

竞争导向是智库运行的动力机制

“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提高智库活力、增强智库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智库提供的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调查研究深度不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容易浮在表面,一定程度上与智库机构之间竞争不足有关,与激励不够动力不足有关。智库的竞争导向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鼓励智库之间通过竞争方式获得项目与经费支持。智库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激发智库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而且有利于智库采取差异化发展,改变趋同现象,塑造各自的特色优势,以竞争促资源盘活,以竞争促质量提升,形成互补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行“经费跟着项目走”的项目管理制度,除了部分涉密项目和不适宜公开的项目外,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专家评标等竞争性购买方式,择优选定智库机构,建立“按需购买、以事定费、公开择优、合同管理”的竞争性机制。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强化信息公开,避免智库在对决策信息的掌握上“先天不足”,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影响智库间有序竞争,为智库营造有利于“优秀产品”脱颖而出的思想竞争环境和充满活力的运行生态。

第二,鼓励支持智库在内部建立起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发智库研究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建立智力劳动成果价值补偿机制。创建适合“智力资源”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的管理机制。对研究成果质量高的项目组进行奖励。创新人才政策激励体系,鼓励支持各类智库引进高层次人才,协助提供人才服务支持工作。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团队自由组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智库间引入竞争机制,并不意味着将智库体系市场化,而是一种竞争性政策在智库机构体系运行中的运用。为此,应该建立有效的智库规范化监督机制、保障智库获得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尽量避免智库迫于生存压力而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可能性。同时,建立智库群体的声誉模型,优先向信用等级高的智库购买产品。对经费使用、知识产权等建立“黑名单”制度。努力营造有良好服务、法律保障和公平机会的智库思想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