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创建于1930年。李剑农、唐长孺、姚薇元、彭雨新、石泉等老一代历史学家以自己精深的研究,从学风、研究方向及学术梯队等方面奠定了该学科基础。1981年该学科被批准为中国古代史首批博士点学科,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以该学科为主要支撑,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再次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以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发展规律及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传承文明为己任,围绕中国古代历史各侧面进行专深研究,同时进行集体攻关,形成了多个既相互联系,又有侧重的研究群体。

该学科点现有研究人员29人(含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26人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人被评为武汉大学资深教授,4人入选珞珈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为朱雷、冯天瑜、冻国栋、陈锋、陈伟、徐少华等教授。该学科点绝大多数研究人员有出国访学的经历,与日本、美国、韩国、法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著名高校保持良好的学术联系,并展开共同研究计划。

近年来该学科点围绕以 “中国三至九世纪社会变迁与‘唐宋变革’”、“出土文献研究与中国古史研究”、“长江流域开发与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近代转型”等形成一批有代表性、前沿性的研究论著,整体上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是该学科传统优势研究方向。近年来,冻国栋、杨果、何德章等教授,进一步拓展研究课题,从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史、妇女史等角度,组织召开了“中国三至九世纪社会变迁与‘唐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连续编辑出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产出了一系列学界瞩目的研究成果。使武汉大学在唐长孺先生之后,该学科在全国继续保持学术中心地位。

以陈锋、张建民、鲁西奇等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以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及社会变迁为研究主题,已出版《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研究》、《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明清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等学术著作10余种及相关论文数十篇,后续研究著作多种亦将近期出版。

朱雷、陈伟、李天虹等教授以出土文献为研究主题,已出版了《吐鲁番文书总目》、《郭店竹书别释》、《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陈伟教授主持完成的“楚简字形、辞例数据库”,是一个针对战国楚系文字开发的大型数据库,包含已发表的楚简资料共6万多个单字、标识及其所在文句,给定释文、拆分偏旁、搭配辞例,检索范围灵活快捷。此软件属于学界首创,为各国古文字学者、出土文献学者及中国古代历史、语言、思想学者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辅助工具,受到学界极高的称誉。

冯天瑜、杨华、谢贵安等教授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近代转型”这一研究主题,近年出版了《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生成》、《封建考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晚清经世实学》等六部学术专著,对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时期产生的裂变与新思潮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剖析,在史料搜求、方法运用上都有新的开拓,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近五年,该学科点出版学术专著共32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权威、核心学术刊物共发表研究论文214篇;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重点研究课题 8 项,国家与教育部一般研究项目15项,总经费287.4万元;共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4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