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式腐败

短期内出现的一定范围内的系统性腐败问题。

2014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指出,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

塌方式腐败即一定范围出现的“一窝黑”“一班蛀”案件,如山西腐败系列案件,是短期内出现的系统性腐败问题。此类腐败不仅败坏了政治生态,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地方腐败窝案的根子往往在一把手的权力失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一把手位于权力的塔尖和核心位置,与其他官员相比,其腐败领域更加广泛、环节更加繁多,其“率先垂范”作用更加恶劣。

防止官场结盟,关键在于公私分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认为:公私边界模糊,恰恰是腐败产生的重要的制度根源;公私分明是政治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的关键。要建立公私分明的官场文化氛围,一方面要探索领导干部回避制度、异地任职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格党内生活,防止党内生活庸俗化。

 

  • 链  接

2013 年至 2014 年,山西政界发生“矿难”,2011 年产生的 13 位常委已有 7 人调任或下马,省委书记袁纯清、组织部长汤涛调任。金道铭、令政策、杜善学,分属山西省委、政协、政府“三套班子”,他们的落马可谓“一窝腐败”。

根据山西纪委、监察厅发布的数据,2013 年,该省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 11879 人,其中市厅级干部 26 人,县处级 336 人。如果算上案件频发的 2013 年上半年,这个数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