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诗: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小切口打开大空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可以深度挖掘、优化改进的空间。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如何实打实、硬碰硬?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如何体现到“放管服”的具体行动中去?

在武汉,光谷政务服务中心公布对涉及人社、房产、公安、婚姻登记等市民类业务加开“周六直通车”,解决市民“上班没空办事、下班没处办事”的问题;在咸宁,民政、税务、法院等12个政府部门联合推动信息的共享,不动产证1个工作日办结,凭借一张身份证即可在政务服务大厅完成通办。要是过去,需要到各个部门跑上十天半月提交一大摞材料。市民类业务切口虽小,却能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周末办事难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不怕事情小、不怕切口小,相反正是通过一个个小切口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流程再造,打开了营商环境优化的大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不是可以慢慢来的事,而是刻不容缓的事。“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等措施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出台,关键在于刀刃向内的决心、狠抓落实的力度。

“对政务服务而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基层干部的话简单朴实又意蕴深远。我们看到,有的地方有决心、行动快、力度大,环境优化的成效就明显,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强。我省是科教大省,有着显著的人才优势和自然禀赋,在资源、要素、空间、人力资源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等软环境上仍然存在突出短板。刻不容缓,要求我们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从自身改起,从当下做起,不按部就班、更不“等靠要拖”。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是一阵风,也不能做成“夹生饭”。承诺就要兑现、说到就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善作善成。来自基层一线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可以深度挖掘、优化改进的空间。克服“还不错”的自我感觉良好,克服“我尽力了”的自我满足,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不断向自身挖潜,不断向更高标准掘进,才能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湖北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