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永流传,砥砺前行谱新篇

10月7日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新媒体赛段隆重举行,“后浪”青年跨时空致敬英烈,带领观众感受“中国魂”,颇受瞩目。从“00后”大学生到90多岁的耄耋老者,他们都是“建党精神”“长征精神”“中国精神”的继承者和讲述人。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网还推出系列报道《长征路上新青年》,展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中国青年交出了怎样的优秀答卷。无论是讲解员还是时代新青年,他们自身及其所讲述的故事都散发着极其璀璨的“星光”,为广大青年照亮了一条意志昂扬、催人奋进的“追星路”,引领新时代的青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自此,一条熠熠生辉的红飘带,永恒地铭刻在神州大地,荡气回肠,历久弥新。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5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红飘带”是用革命英烈的血肉之躯和不朽精神铸就的。当时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士平均不足20岁。他们用简陋的武器对战飞机大炮,有时候滴米未进,还要翻山越岭,投入战斗,平均每300米就会倒下一名战士。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另一方面,“红飘带”是长征“撒下的种子红了天”,老百姓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无论是将八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的苏区老农,湍流中用生命摆渡红军的大渡河船工,还是扎起三道“天花”迎接红军的硗碛藏民......长征路上处处都有红军的亲人,军民之间凝结了浓浓的鱼水深情,老百姓纷纷拿起锄头甚至是木棍,跟上了红军的步伐,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梦想的中国,这正是长征的胜利密码。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正是理想之光,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向前。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他从毛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朱德用马尾毛做的牙刷、彭德怀用降落伞布做的背心、林伯渠用绳子缠着一条腿儿的眼镜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救国救民的长征路上,我们的革命先辈就是靠忍饥挨饿一往无前。在长征路上,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时刻在催人奋进。这些故事已经写入儿童读物、写入教材、登上银幕,让长征精神常讲常新,永久传承。

央视的红色讲解员大赛和成长路上新青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掀起了讲解红色故事的高潮,全国各地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崇敬英雄、向往英雄、学习英雄的活动。譬如,湖北高校思政网的《党史故事湖北高校讲述》、共青团湖北省委的《百年风华正青春》歌咏会、三峡大学的献礼建党百年优秀作品竞赛等。特别是全媒体的新时代,利用微博、抖音、B站等多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红色讲解员,讲出他们心中的明星,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无疑是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率先垂范,全国各界干部群众在新长征路上走的扎实走的有力。譬如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不断被攻克;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社科专家走基层,《山城“红背心”》《咱巷子里的“党史爷爷”》等理论故事节目让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探寻每个普通人心中的“理”。这些真实可见,真切可感的人和事儿,更加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始终跟党走,不断向着新的时代目标奋力前行。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其实真的来之不易。青年一代,更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勿忘历史,崇敬英雄,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扎扎实实走好新时代筑梦圆梦的新长征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专题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K2021016)和2021年度三峡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思政类公众号对思政课的促进作用研究“(SZYB202108)的阶段性成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咏燕(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共兴山县委党校副校长(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