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郑石明: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价值取向

  • 今年2月,中央民族乐团《天地永乐·中国节》欧洲新春巡演成功举办。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音乐家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波兰华沙、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地,向现场数万、在线数十万...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厘清总体国家安全观所包含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理论意蕴,有利于更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 在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等领域,有一些将技术视为生态现象的研究路径。

  • 大数据技术运用智能工具,对海量、高速、复杂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及应用,其传播之迅速、类型之多样、容量之庞大,已然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支柱,为人类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7日,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理论对话会”在京召开。

  • 中亚国家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横贯东西,连接南北。中国与中亚历史上共同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了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

  • 4月7—8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主办的“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主题研讨会(培训会)暨中国评协二届五...

  • 鼓励扩大绿色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消除一些社会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误区。

  • 邢福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也是国学大家。他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曾刊发文章20余篇,后连同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结集为《光明语学漫议》,由商务印...

  • 2022年12月底,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冯天瑜急需输血的信息在武大师生中传播。彼时的冯天瑜教授,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及并发症已住院多日,情况并不...

  • 邢福义老师住在武汉桂子山北区,我也住在北区。在桂子山的桂北路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 2月6日上午,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逝世,享年88岁。

  • 冯天瑜先生在汉逝世

    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因病医治无效,于12日上午在武汉去世,享年80岁。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我们描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 从下乡知青到钳工,从知青代课老师到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曾有人请教马敏成长成才的秘诀,他脱口而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他的座右铭,亦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对当下的规定。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饱经磨难,但一直延续下来。黑格尔对此感叹:“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在中国的国家话...

  • 结识何兆武先生之前,曾读过他撰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译作《社会契约论》《思想录》,感佩其博学、哲思及译文的准确、清峻,心怀敬意。而第一次与何先生交往,又发现他是一位睿智的温厚长者。

  • 探究人口老龄化与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其来龙去脉,或将对我们协调民生保障和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供借鉴价值。

  • 实现国家纵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坚持走中国式国家纵向治理现代化道路,可以为人类政治制度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丰富完善国家治理的实践图景和理论谱系。

  • 对外贸易为一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但在深度参与全球贸易分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外部市场风险冲击。

  •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式现代化形象作为中国特有的发展路径和文化表达,不仅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固堡垒,不仅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更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力量。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之一,是激发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关键环节。

  • 2024年被商务部确定为“消费促进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并提出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

  •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升级,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网络思政”的内涵及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师要在“网络思政”的运用上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善作善成,切实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战略定位成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高校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有效的实现路径。

  •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在介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的创新实践时,多次提到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建设。

  • 近年来,淄博、哈尔滨等城市迎来了旅游火爆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最近甘肃天水又由于“一碗麻辣烫”成为新晋网红城市。网红城市轮番出现的现象可以由文化经济学理论解释。

  • 近日,一批由高颜值演员主演的微短剧火爆网络,获得较高点击量和分账票房,却因剧情逻辑不通,人物性格偏执,思想内涵浅薄遭到观众诟病。这种现象引起了业界对颜值话题的关注。

  • 近两年,各种主题的数字艺术展频频举办,为观众带来了多重感官新体验。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展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当今艺术界的新潮流。它以独特的魅力和创新性,吸引着越来...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体现出将战略和策略相统筹、将趋向与路径相结合的显著特征。

  • 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身影,这种传统服饰融入日常生活的现象即为新中式热潮的重要表达。新中式审美的兴起,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晶,同时也为我国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国际文化...

  •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

  •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且各种素质高度协调发展,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在某一领域具有长期的优势积累和突出的创新业绩,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 人工智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出部署,并首次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其中。

  • 近年来,各地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 当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下,须继续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有力抓手,坚持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环境全面优化、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 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并提出十二项“重点行动”。

  •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结构性、趋势性压力。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一部署对实现我国金融现代化和整个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都至关重要。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专利产业化的生力军,也是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活力源泉。当前,如何探索形成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并进一步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水平整体提升,是一个重要问题。